農村經濟與科技期刊
時間:2020-10-15 00:21:25
編輯:知網查重入口
閱讀:次

90后二十歲出頭的年紀,沒有車,沒有房,家里沒有基礎,學習路上也只是大專畢業,沒有文化,畢業之后就出來上班了,拿著1500的工資,過著3000的時候,對經濟沒有把控,剛出來不敢跟家里要錢,很快我們就過著還貸款的生活,拿著2500的工資,過著25000的生活,住著200塊的出租屋,每天下班在一個單間里吃飯睡覺,冬天氣溫降低沒錢買被子,厚著臉問家里要了400塊錢買了一床150的棉花被,老板送了一個被套,還剩250,晚上高興的去買了一個魚頭,共花了20幾塊錢在家吃了個火鍋,但那時候很開心,那時候我們只有21歲。過年了,父母親戚聚在一起說到年齡的問題說我們到適婚年紀了,我聽見這話為了不失尷尬只是嘴上一笑而過,過完年我們都該各奔東西出門掙錢了,這一年我意識到了我們不應該只有眼前的快樂,要為以后做準備,一個外地的農村戶口,想在一個沒有人緣關系的城市立足只有多艱難,我一年的工資都買不起一個廁所,而我身邊的同齡人一個一個在慢慢進入婚姻的殿堂,我也到了23歲的年紀,這時候我慌了,想結婚,可是,在外打拼了這幾年沒有一分存款的我們想買房子無疑是亞歷山大,想想我現在23歲,馬上24歲了,如果我到25歲再不結婚,后面就到晚婚年紀,等我到50歲的時候娃子才剛過20歲,沒有了父母的幫襯,娃子又將把我走過的路再走一遍。2020年10月21日即將滿24歲的我慌了,不知道哪才是盡頭,房子的哪個角落才會屬于我,城市的哪個角落才會留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