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3-2017 中國知網論文查重檢測系統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備案號:黔ICP備19012782號-3.
科研人員可能會因為科學態度不公正客觀、不尊重同行學術貢獻,或有門派歧視等原因而受到學術不端指控。 被指控人是否具有主觀故意以及該行為是否造成不良后果是認定學術不端的要點。 12.隱匿利益沖突。
美國學術誠信研究中心(The Center AcademicIntegrity, CAI)將學術誠信定義為即使在逆境中仍堅持誠 實、信任、公正、尊重和責任這五項根本的價值觀 一般說來,科研誠信涉及四個不同層面的問題:(1)防治科研不端行為(偽造、篡改和剽竊)(FFP),同時重視和治 理科研中的不當行為(QRP); (2)制訂和落實一般科研活動的行為規范準則以及與生命倫理學研究相 關的規章制度和行為指南; (3)規避和控制科研中由于商業化引起的利益沖突,同時注意來自政治 、經濟發展等方面壓力對科研的影響; (4)既強調與科研人員道德品質和倫理責任相關的個人自律,也關注科 研機構的自律、制度建設和科技體制改革問題 。
學術不端行為是指高等學校及其教學科研人員、管理人員和學生,在科學研究及相關活動中發生的違反公認的學術準則、違背學術誠信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