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3-2017 中國知網論文查重檢測系統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備案號:黔ICP備19012782號-3.
然而,起草過程 中,專家一致認為學術不端行為的應對應當前置,即以預防為主,盡 可能通過教育、培訓等方式將科研倫理與學術規范植入到高等學校各 類主體的思維方式中,使其形成良好的科研習慣。 學術不端行為是教 育科研領域的毒瘤,教育應當為先且應貫徹始終,應當重在建立學風 教育機制,并使預防與教育機制規范化。
第三十五條 學術不端行為責任人獲得有關部門、機構設立的科研項目、學術獎勵或者榮譽稱號等利益的,經學校校長辦公會審議決定,學校向有關主管部門提出處理建議。 第三十六條 在我校學習和工作的訪問學者、進修教師和兼職人員等有學術不端行為的,經學校校長辦公會審議決定,取消其相應學習、訪問、合作、兼職資格,并通報其所在單位。
處理決定書以學校名義印發制作,自校長辦公會通過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條 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決定書由學風建設辦公室送達舉報人、學術不端行為責任人和相關部門。 各相關部門應當及時執行處理決定,負責后續事宜并報學風建設辦公室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