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3-2017 中國知網論文查重檢測系統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備案號:黔ICP備19012782號-3.
有些畢業生選擇在電商平臺購買論文查重服務,而論文查重的價格因此而暴漲10倍。本科論文查重價格在180到500之間,碩士論文在1300以上,最高定價1800。
現在畢業論文的查重費用已經達到了500元,這還只是本科,碩士的查重費用只會更高。
非常高,查論文的時候要投進幾千萬到幾億不等,所以費用還是特別高的。
高價的費用并不合理。因為高價的費用已經破壞了市場經濟的公平性,不利于市場的健康運作,也會招來很多的抵觸和非議。
高價查重費并不合理,會損害學生的利益。
畢業生在申請學位之前需要提交論文、進行答辯,而為了防止學生抄襲別人的論文,論文需要通過查重。每個學校的重復率要求不同,有的學校要求10%以下,也有學校要求20%以下。不過自從翟天臨學術造假事件發生之后,學校都提高了重復率標準,加強了審核力度。
一般來說,學校只給一次查重機會,即學生提交論文最終定稿之后,學校會對論文進行查重。如果重復率過高,學生直接延期答辯。所以為了能通過查重,不少學生上交論文之前會自己先查重、降重。而大部分學校使用的知網查重服務價格高昂,只對機構出售賬號,所以學生會在網上其他渠道購買賬號。
由于論文題材的限制以及語言的表達方式等問題,不少人的論文都會有與已經發布表的文章重復的問題。所以學生只能不斷購買賬號查重。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學生查重需求巨大,提供查重服務的人看準這一點后就開始漲價。但實際上這種漲價并不合理。
畢業論文通過查重是每個學生順利畢業的前提條件,而查重服務提供者自身的成本不高,他們卻對學生收取高額查重費用,這種方式極其不合理,等于損害學生的權益實現自己盈利。除此之外,知網收錄期刊并不給作者版權費,但是提供查重對比服務就要收取大額錢財,堪比一本萬利”的買賣,這也不合理。
按道理,學生屬于弱勢群體,沒有收入但是有畢業的需求,所以查重服務應該適當收費,價格應該在學生可以接受的范圍內,而不是漫天要價”。否則只會損害學生的利益,而且留下罵名”。
在我看來是稍微高了一點,論文查重必須得嚴格執行,適當地提高價格會保證論文的實際質量,這能讓許多學生引起實質性的重視。
因為論文查重的人數特別的多,所以自然會漲價了,畢竟這屬于一個必需品。
因為現在畢業論文要求越來越嚴格,查重這個是很重要的一步,因為市場上需要才會暴漲。
是因為人們的查重率都是比較高的,而且也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檢測自己的論文到底達不達標。
近年來各種查重系統的產生,來源于高校等機構嚴肅查處論文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現象的需求。從一定意義上說,論文查重系統既客觀又高效,可以說功不可沒。
然而,過度的“查重依賴”,到頭來又會催生出另一種“學術怪象”:商業運作有其自身規律,有了查重系統,大量“避重神器”也應運而生了。正如一些大學生說的,現在寫論文幾乎成了一種“技術活”,學術味道越來越淡了。
查重的商機化會造成論文的商品化、學術的技術化,反而有害于學術的健康發展——事實表明,一些學者前些年就已表露的憂慮并非杞人憂天。
“學術者,天下之公器也”,學術機構有了這樣的情懷和擔當,過度技術化、商業化的成果“制作”和評價模式才能得到遏制,真正的學術昌隆才可期。要實現這一點,從減輕學生負擔、克服“查重依賴”著手,不啻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知網查重”唯一且必需的選擇
目前,國內高校在畢業論文審核上大多以中國知網論文查重系統為準。其中,大學生本科論文多采用“中國知網大學生論文管理系統”,簡稱知網“PMLC”;研究生論文多采用“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簡稱知網“VIP5.1”或“TMLC2”。
“只要學校對查重次數沒有限制,一般都要多查幾次才能放心。”小蘭告訴記者,“我們學校有校內知網檢測系統,可以免費查兩次。我初稿用了一個免費查重網站,修改以后在學校的知網系統里又查了一次,兩次查重率天差地別,沒辦法我又重新修改了一次,檢測才合格了。”
但不是每個大學畢業生都像小蘭一樣有兩次免費的校內知網檢測機會。長期以來,知網因其獨有的“學術論文聯合比對庫”且數據庫不對外開放,與其他只能用作參考的查重系統如萬方、維普等相比,其在論文查重上的角色無法被取代。自己掏錢“知網查重”是眾多大學畢業生唯一且必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