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3-2017 中國知網論文查重檢測系統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備案號:黔ICP備19012782號-3.
95%以上的上班族,生活軌跡,都差不多。每天朝九晚五或996,拎著早餐踩點打卡,埋頭干活,時常加班。
要說有什么憧憬,大概是自己的名字多出現在先進員工名單上,年終獎多一些,盡快買房,接著每月供房,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根本不會考慮上班以外如何賺錢。
總會覺得沒時間、不方便、工作很忙……總之,工作以外的掙錢方法都顯得不現實。
想增加收入只有兩條路,要么加薪,要么跳槽。加薪,對于很多人來說,就像中獎一樣,跳槽,隨時都可以做,問題是,每年你都要跳嗎?
大部分人上班,都是為了賺錢,但絕大多數的結局卻變成了:想賺錢,只能上班。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
大學畢業5年,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為什么拉的相當大。有的人留在一線城市,年薪百萬,買房買車;有的人卻還是拿著幾千塊的工資,甚至連交房租都成問題?
畢業時大家差不多,為什么幾年時間,有的人活成人生贏家,而有的人連房租都交不起?
很多人下班后是這樣的狀態:
回家后,一邊吃飯一邊刷某音;打開朋友圈,一刷就是半小時;接著看看熱播電視劇,一個小時又過去了;然后再玩一把游戲,抬頭看時間,已經11點,又該洗洗睡了。
而你的同齡人,每天都在利用一切空閑的時間做副業,你卻癱在沙發上刷視頻、刷段子,所以你會發現,別人上班幾個月后,就不再上班了,因為副業收入賺的錢,足夠花了,關鍵還是可持續性.
而你,失業的時候,重新投遞簡歷找工作,到33歲左右的時候,你會突然發現,任憑你投遞1萬份簡歷,幾乎都是音信全無。能讓你打工的公司,已經非常少了,因為你年齡大,又想拿高工資,這是你上司不喜歡的。
今天看到一個職場同學的帖子:【如果互聯網可以月賺2萬,那就沒有人上班了,我還是覺得上班靠譜。】
所以你就明白,一個人能賺多少錢,和他的認知有著極度密切的關系,有的人,注定貧窮,每月拿著僅僅幾千元的工資,卻在懷疑互聯網的價值。
終有一天,當你的至親需要一筆幾十萬的費用,才可以護他周全的時候,你只能去眾籌,或者用自己的悲慘境遇,讓大眾給你同情,希望大眾給你捐款,你覺得很好嗎?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多留意可以賺錢的渠道,這里面包含了你階層跨越的每一個重要步驟”。
當你知道馬云的父親是浙江省曲藝家協會主席,馬化騰的父親是鹽田港集團董事,柳傳志的父親是人民銀行和經貿委高層人士,王興的父親是龍巖市的水泥大王和億萬富翁。